北京师范大学2013级普通师范生教学实习教案
(注:须于上课前二日写好)
部院系 历史 专业 历史 实习生姓名 蒋书一 学号 201311121028
部院系指导教师 李渊 实习学校教学指导教师 王磊
2016 年 11 月 10 日 (星期 四 ) 第 五 节课 实习成绩 97
(本人本次实习第 4 个教案)
实习学校
|
北京四中
|
实习班级
|
高一(1)
|
实习学科
|
历史
|
||
教学课题
|
《甲午中日战争》
|
||||||
所用教材
|
教材名称: 人教版 第 一 册,第 四 章 12课 58页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
||||||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介绍丰岛海战、黄海海战和威海卫战役,引用史料增强学生分析概括能力;讲解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等。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约》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提供相关图片和动态地图,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真实性,使学生自然融入历史情境中去感知历史。
教师导学质疑,在演示课件的同时,以启发和讨论探究为主,运用史料分析问题,从中日两国的角度思考问题,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通过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中国战败原因的反思及《马关条约》影响的认识,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增强历史责任感。认识抗击外来侵略、捍卫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认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维护国家统一。
|
||||||
教学重点
|
战争爆发原因、《马关条约》的内容。
|
||||||
教学难点
|
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马关条约》的影响、中国战败的原因及反思
|
||||||
课时安排
|
一节
|
教学用具
|
多媒体
|
||||
教学方法
|
1.层层分析,阅读史料,讲解与问题探究式教学相结合。
2.精讲精练要体现师生互动。让学生参与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共同学习、合作的意识。
3.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
教
学
过
程
及
内
容
|
[导入]
展示慈禧和天皇的图片
引出本课的内容──甲午中日战争。
[教学过程]
好的,这两位正是1894年,旧历的甲午年,中日战争爆发之际,双方的最高统治者。该战争的进程与其决策密切相关,这场战争为何爆发?双方对这场战争有何态度和谋略?在战争前后他们各自有一些怎样的活动?区区小国何以战胜我堂堂大朝?我们具体来看一下。
一、战争爆发背景(引导学生分析甲午中日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思考日本发动战争的国内和国际因素)
(一)日本
学过初中历史,大家一定了解的一点是,战争是日本蓄意挑起的一场侵华战争。但是我们需要更进一步地明晰日本发动战争的原因。
政治上:明治维新后,日本由封建国家正式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国力增强,一方面为摆脱西方列强奴役,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实现“脱亚入欧”。另一方面,改革不彻底,国内存在人民起义,发动战争以转移国内矛盾。
经济上:抢夺资源,扩大市场。日本是个岛国,国土狭小资源不足,国民贫穷,国内市场狭小,必须向国外掠夺原料料和开辟贸易市场。而要达到这一目的,进行侵略和扩张是唯一的选择。
文化上:武士文化,尚武,决定其以武力作为扩张的手段。
国际上:这是因为从国际角度看,日本环顾四周发现,向东掠夺,是太平洋东岸富强的美国;向北掠夺,北方虽也物产丰富,但已被俄国所占;向南掠夺,尽管南亚各国物产丰腴,但已被英、法、西班牙等国占领:唯独西方亚洲大陆上的中国,地域广阔,物产丰富,人口众多,又处于落后软弱的晚清时期,虽然历经鸦片战争,西方列强蜂拥而上,试图瓜分,但没有哪一个列强可以独霸,对于日本跻身其中的概率很大。
综合制定了“大陆政策”。(结合动图分析内容)
(二)清朝
而面对着日本的进犯,当时的大清朝又是一番怎样的图景?
(三)、朝鲜
当时,朝鲜国内爆发东学党起义,东学党(也称东学道)是—个专门对抗西方基督教的民间宗教组织。1894年2月,朝鲜全罗道古阜郡农民在东学党首领全琫准率领下发动起义。到6月份,起义队伍发展到了10万余人,并占领了全罗道首府。朝鲜政府慌忙向清政府求援。而日本借此机会趁机出兵,中日共同出兵,给了东学党起义军以巨大的压力,他们很快与朝鲜政府签订了停战条款,起义得以平息。起义平息后,袁世凯奉清政府之命向向日本驻朝鲜公使提出双方撤军问题,此时,日本彻底撕下了假面具:竟荒唐地提出帮助朝鲜“改革”内政,这
|
教
学
过
程
及
内
容
|
等于完全否定了中朝之间的宗藩关系,要彻底介入朝鲜内政,这是中朝两国都不能接受的。面对一触即发的战争情形,李鸿章转而选择国际调停,无心备战,试图借助俄、英等国的涡旋,劝说日本撤兵,而日本丝毫不为所动,战争已无法避免。
二、战争过程(主讲丰岛海战、黄海海战、威海卫战役)
教师结合地图作相应的战争进程演示。
(一)[ppt:丰岛突袭]
丰岛海战 ,又称“牙山海战”。中日甲午战争的第一次海战。 1894年7月25日,清政府命令北洋海军济远、广乙、操江三舰,护送所租英船高升号运兵增援驻朝鲜牙山的清军。日本探获军情,派舰队集结牙山口外设伏。25日,中国军舰驶抵丰岛海面,遭日舰偷袭。(突袭的含义?中国有准备吗?日本怎么知道的消息?给出间谍史料进行分析)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高升被击沉,官兵八百余人殉难。日本蓄意挑起甲午战争,中国被迫于8月1日对日宣战。
(二)[ppt:黄海悲歌](运用史料二)
(三)[ppt:威海卫陷落]威海卫战是保卫北洋海军根据地的防御战,也是北洋舰队的最后一战。北洋水师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全军覆灭。
三、战争结果及《马关条约》的签订
为了结束这场战争,我们回想一下鸦片战争时清政府的做法,同西方列强签订了《南京条约》,同样,这次也同日本签订了条约。我们一起来填表对比一下。
|
教
学
过
程
及
内
容
|
怎么理解半半程度严重加深?
割地:更严重的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赔款:巨额赔款使清政府财政不堪重负,不得不大举外债,便利了列强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开商: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设厂:进一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廉价劳动力,外国资本的挤压阻碍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四、反思
1895年,5月3日,光绪皇帝在《马关条约》批准书上盖上玉玺,正式批准这个不平等条约。当时在场的大臣无不痛哭失声。甲午战争就以此屈辱方式结束。钱穆先生有一句话我很推崇:向内莫忽了自己诚实的痛痒的真血性,向外莫忽了民族国家生死存亡的真问题。(《钱穆:《文化与教育》)甲午战败,痛定思痛,看待历史更重要的是对战败的反思。
ppt:
马骏杰:《甲午!甲午!》甲午战败是制度之败。中日两国的甲午战争,说到底是两种社会制度的较量,是晚清中国没落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制度和日本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较量。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决定了这个国家的体制。从战争角度来讲,从战争的筹划,到战争的组织实施,都离不开战争体制的运行。而清政府由于政治制度的积弊,没有建立起科学高效的战争体制。第一没有建立统一的战争指挥机构;第二没有建立适应战争的军队的编制体制;第三,没有统一全国的军队用于战争。正像像李鸿章所说的,整个甲午战争是以北洋―隅之力搏日本全国之师。
附史料:
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密令驻朝公使:“促成中日冲突,实为当前之急务,为实行此事,可采取任何手段。”——《蹇蹇录》
“综计中日交涉以来……我愈退则彼愈进,我益让则彼益骄,养痈遗患,以至今日,夷焰鸱张,贪婪无已,一误再误,则我中国从此无安枕之日。”——《礼部右侍郎至锐奏朝鲜事杋危急请速决大计折》
间谍战:
清人所著《论行军以间谍为先》:“十年来孜孜侦探,其遣间谍至我国者,或察政务之设施,或考江山之形胜,无不了若指掌。兵衅既开,彼又遣谍获知机要,遂至高升被沉,船沉师没。”
池仲祐所撰《海军实纪》也以此为论,明确指出:“天津军械所有老书手者,为日军间谍,以情输日,高升被击,实彼通信于日,故日军得其准时。
“至清国有今日之败者,故非君相一己之罪,其墨守常经不谙通变之所由致也。
夫取士必由考试,考试必由文艺,于是乎执政之大臣,必由文艺以相升擢;文艺乃为显荣之阶梯耳,其足济夫实效?……前三十载,我日本国事,遭若何之辛酸,当此之时,我国实以急去旧制,因时制宜,更张新政,以为国可存立之一大要图。今贵国亦不可以不去旧谋为当务之急,亟从更张。苟其遵之,则国可相安;不然,岂能免于败亡之数乎?”
——伊东佑亨致丁日昌劝降书
|
板
书
设
计
|
|
课
后
总
结
与
评
议
记
录
|
自
我
分
析
和
同
学
评
议
意
见
|
本次讲课立足于贯穿甲午之败在于制度之败这一主线,故而整一教案从战争准备、战争过程、战争反思都紧紧围绕该主线展开,学生较为容易掌握。课程内容完整,史料充分,讲述清晰,总体达到预设目标。但设问能力有待提高,需要学会部分留白。
|
实
习
学
校
指
导
教
师
意
见
|
设计完整,史料丰富。
兼以多寻找设问点,诱发师生交流。
|
|
部
院
系
指
导
教
师
意
见
|
|
注:1.本表由实习生填写,每实习生不少于四份。每一节新课(或连堂课)填写一份。
2.打印填写后由实习学校教学指导教师和我校的指导教师签字,部院系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