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优秀教案

  • 发布时间:2017-06-01
  • 浏览次数: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实习教案
(注:须于上课前二日写好)
/院/系   文学院     专业   汉语言文学     
姓名  孙思维    学号   201311081945        
我校指导教师  卜师霞老师      
实习学校教学指导教师    存少辉老师    原任课教师     
 2016      11     22    (星期    ) 第  1  节课    本人本次实习第    12    个教案
实习学校
云南师大附中
实习班级
高一(三)班
实习科目
语文
教学课题
所用教材
教材名称:  必修    2  册,第 2   1  14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
1. 复习《诗经》的文学常识,培养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能力;
2. 分析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感受人物形象,能够比较准确地表达对人物形象的感受和思考;
3. 在感受鉴赏活动中,能够辨析出诗歌的写作手法,较为准确的说出其表达效果;
4. 感受女主人公善良真诚的心灵之美,自由独立的人格之美,培养自身健康的人格。
教学重点
分析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感受人物形象,有自己的感受与思考;
了解诗歌的写作手法,感受鉴赏这些技巧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分析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感受人物形象,有自己的感受与思考;
了解诗歌的写作手法,感受鉴赏这些技巧的表达效果。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方法
诵读品味、合作探究、交流质疑
 
 
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诗歌《氓》,这首诗选自《诗经》,说到《诗经》咱们应该不是很陌生,咱们初中学过的《关雎》也是选自《诗经》,那么,关于诗经的知识,大家还记得多少吗?
《诗经》文学常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由周王朝通过各诸侯国的协助进行采集,然后命乐师整理、编撰而成的。反映了公元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期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先河。共收录周代(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500年间)诗歌305篇。原称“诗”或“诗三百”,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诗经》被当作儒家经典,列入“五经”之首,和屈原的《离骚》并称“风骚”,用来分别指代两大文学流派(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毛序大序》:“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诗经》中作品按照其表现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又称“十五国风”(周南,召南,鄘风、卫风、郑风、王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邶风),共160篇。大部分是民间歌谣,内容生动活泼而富有生活气息,是现实主义的源头。
雅: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分为“大雅”和“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共150篇。“大雅”用于隆重盛大的宴会典礼,“小雅”则用于一般的宴会典礼,部分小雅来自民间。
颂: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是谓四始,诗之至也。”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是宗庙祭祀用的歌词。
表现手法:
赋:“铺陈其事而直言之”,直接描述、陈述。这是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它的特点就是敷陈、直言,即直接叙述事物,铺陈情节,抒发感情。《木兰诗》: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比:“以此物比彼物”,即打比方,诗歌中作者描写的事物并不是作者真正要歌咏的对象,而是借用打比方的方式,来表达诗人的情感。《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兴: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即起兴,它表达的情感含蓄而隐晦。《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比兴连用:《陋室铭》
整体感知:
正音(学生齐读,进一步熟悉诗歌):
氓  匪  愆  将  垝垣  于  桑葚  说  徂  汤汤  靡  隰  
结合预习,让学生大致说一下诗歌的主要内容:
《氓》这首诗讲述了一个单纯善良的女子叙述自己从恋爱、结婚到婚后勤劳操持家务但还是被遗弃的过程,对始乱终弃的丈夫充满怨恨愤怒,到最后幡然醒悟,坚决同渣男一刀两断的故事。
细读诗歌:
第一章:定情许婚
女子温柔体贴,善解人意而又主见,氓急躁而任性。
二人自由恋爱,自主婚姻,无关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第二章:嫁娶
恋爱中女子的深情,天真烂漫,热情活泼。
这是一段天赐良缘,命中注定。
基调:热情幸福、新婚燕尔,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第三章:劝诫
叙述中断,暗示女子生活不幸福。
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比兴手法的运用。
第四章:控诉
婚姻不幸福的原因,在于“氓”,声泪俱下的控诉,历史上著名的负心汉。
 
 
 
 
 
 
 
 
 
 
 
 
 
 
 
 
 
第五章:感伤
回顾自己的婚姻生活,以及婚姻不幸福的原因,与婚前的热烈幸福形成鲜明对比,女主人公是怨恨、沉痛的。
第六章:决绝
女子在这段伤痕累累的婚姻中作出了自己的选择,可见她是清醒、刚烈、勇敢的。
以前的信誓旦旦,现在的不思其反形成鲜明对比,这样的对比有很多处:
氓婚前婚后的态度:忠厚——始乱终弃
女子与氓对待这场婚姻:深情专一——二三其德
女主人公婚前婚后的性格:温柔柔弱——清醒刚烈
女主人公婚前婚后的情感:幸福甜蜜——悔恨怨恨
 
从文章我们可以看到女主人公的形象有什么特点?
勤劳、善良、温柔、贤惠、坚强、有自己的想法
女主人公的情感随着情节的发展有什么变化?
恋爱时情深意切——婚变时的软弱委屈——醒悟后的勇敢坚定
研读文章:
文中三次出现的“淇水”有什么用意?
三处写淇水是为了给我们提示女主人公的思绪轨迹是女子这段不幸婚姻的见证。当初送子涉淇,至于顿丘,见证我对你的温柔和痴情淇水汤汤,渐车帷裳见证我对你的忠贞和专一虽然婚后生活是贫困的,但当初我冒此深水渐车之难而来,对你是多么的专一,可是你却如此无情。因此,淇水是女主人公那段以欢乐始,以悲伤终的生活的见证人;淇则有岸,隰则有泮,见证了这桩不幸的婚姻,河水有边岸,洼地边际,反比氓在感情的歧途上越走越远,不知道回头淇水见证了这位负心汉的始乱终弃。
你如何看待这出婚姻悲剧?
这一婚姻悲剧一定的必然性和普遍性。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在经济上政治上都处于附属地位,她们生活天地狭小,生活的幸福与否全寄托在丈夫身上。如果遇上一个对感情对家庭不负责任的丈夫,那他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再者,娘家的人的不理解,更能反映出那个时代人的爱情观婚姻观和女子在爱情中和社会中
 
 
 
 
 
 
 
 
 
 
 
 
 
 
 
 
的弱势地位,更能反映出这场婚姻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礼崩乐坏)
拓展延伸:
《诗经》中同题材类型的弃妇诗:
邶风·谷风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
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畿。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宴尔新昏,不我屑以。
毋逝我梁,毋发我笱。我躬不阅,遑恤我后。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
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不我能慉,反以我为雠。既阻我德,贾用不售。
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既生既育,比予于毒。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宴尔新昏,以我御穷。
有洸有溃,既诒我肄。不念昔者,伊余来墍。
 
小结:
司马迁《史记·外戚世家》所谓:“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礼之用,唯婚姻为兢兢。……可不慎与?人能弘道,无如命何。甚哉,妃匹之爱,君不能得之於臣,父不能得之於子,况卑下乎!既驩合矣,或不能成子姓;能成子姓矣,或不能要其终:岂非命也哉?孔子罕称命,盖难言之也。
 
 
 
 
总的来说,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很不错,学生们回答问题很积极,感觉很久没有上过那么畅快淋漓的语文课了,教案也是左改右改,后来发现课前的预设和课堂上学生的反映出入很大,学生给了很多新的授课思路,也感谢我的指导老师,给予的指导和评价。
 
同学意见:
这堂课准备的内容很充实,在讲解《诗经》的文学常识的时候,引证了大量古诗词,她的专业基础知识很扎实,驾驭课堂的能力也提高了很多,学生在课堂的反映也很积极,总的来说,是很成功的。
实习学校教学指
教学设计合理,很有层次感,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善于引发学生思考,解读诗歌的时候,“以诗解诗”,充满了诗意美,我觉得这个想法 很不错,再一个就是,重难点突出,贴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从上课中引用的古诗词可以看出,她在备课的时候充分认真,专业知识得到了充分展示,仪态大方,很符合语文老师的做派,不错!
教学设计有想法,善于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探索精神,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课堂驾驭能力明显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反映积极,教学效果良好,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发挥。
说明:1、本表由实习学生填写后分别请实习学校教学指导教师与我校指导教师给出评审意见,交所在部院系做实习评价使用,并将电子版上传至北京师范大学实践教学网。 
2、在不便上网的地区实习的学生返校后整理材料,入校实习结束之后的两周内登录实践教学网提交。
 
学习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