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汉语言文学 张梦哲
实习基地:北京市第四中学
作品获奖情况:2014级教育实习优秀征文、摄影作品、DV大赛(征文组二等奖)
老师说,“要不你也策划一个兴趣爱好和职业规划的班会吧!”
我心里发怵,我自己的职业还规划不清呢,拿什么来指导别人?
事实上,我又着实规划过,且目标极为清晰,这也是如今我身处师大中文系的原初理由。
尽管这一念头后来被我抛在脑后,甚至在宴饮正酣时,羞于提起。因为对方十有八九会皱一下眉头,再确认一遍:“中文还用学吗?”
似乎所有大学中文系的老师,在开学伊始都会煞有介事地说一句:“中文系不培养作家”,这无妨,反正每个人都心知肚明。真正残酷的是,那张被许多师范院校学生拿来保底的教师资格证,也不过一张免死金牌。
我说的残酷,是一个对教育缺乏热爱的老师,之于学生的残酷。
标题说上语文课,语焉不详。
显然,这个短语可以有两种解释。一种指坐在课堂下听讲的学生,另一种则有关讲台之上的教师。既是处于教育实习期间,我就先妄议“老师”这一角色吧。
上文中提到过,我当老师的意愿没有那么坚定,所以也没有为此刻意准备过。只有寥寥几次上课经验。
第一次是高中时,丽丽从课本中勾了几首词,说谁想讲去找她报名。我也忘了为什么,向来羞于在人前发言的我,鬼使神差认领了韦庄的《菩萨蛮》,炉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一首。当时从中摘取了几个字词意象,分别拓展了相关成语和古文也就怡然自得。现在回想起来,唯一值得欣慰的是上讲台腿没抖。
第二次是大二暑假,通过学校的志愿组织去贵州六盘水支教,对象是初一升初二的学生。讲诗词,我选择了大部头的苏轼。去之前备课,读一些词,看苏东坡传。只是后来那群孩子基础不好,听课也不大认真,外加年纪小、很多东西难以理解,最后沦落到连骗带哄的讲段子。课堂气氛固然活跃起来了,可自己讲的异常痛苦。我并未在他们心中捏塑出苏东坡的形象,反倒觉得这位我极其尊崇的人,因一个个段子和小事而坍塌。
第三次便是这次教育实习了。学校抽签,我竟然幸运地抽到北京四中,还被分到高二,于是压力陡增。今天,终于完成了教育实习的两课时后,我如释重负,独自一人在护国寺附近吃了凉皮和肉夹馍。可是回到铁狮子坟,走进学校南门时,心里又开始拧巴,希望一切可以重来。
虽然只有一节课(两个班),我也备得诚惶诚恐。一是怕自己知识面不够广博,因为头脑中早已缺失文学发展脉络;二是怕自己词不达意。然而后续的教案准备和一次次调整,却给了我很多启发和思路。
1.关于知人论世
高中语文课,特别是诗词和文言文,似乎是很讲究知人论世的。因为在不了解其人经历之前,我们对内容的理解很难做到准确、全面。讲苏轼,似乎跳不过乌台诗案,韩愈与古文运动亦如此。由此产生几点思考:
其一,如果要讲背景,要讲到什么程度?
寥寥几语盖棺定论,似乎是中学语文老师的常态。这样做看似既考虑到学生背景知识的缺失,又兼顾了课堂效率。只是评价性的内容,留给人的印象,终究是书面的、扁平的。个人一直不太喜欢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其中的桥段读起来固然有趣,可经人转述的经历和情态,自始至终隔着些什么。我们当然可以有个人的阐释,但我更想了解的,是苏轼,而非林语堂眼中的苏轼。中学语文课堂能提供给我们的,则更少。这样看来,接触作品能让我们心中的人物更加丰满和立体。
其二,我们要了解多少经历,才能切身体会和理解一个人?
最近又把头扎进文学堆里时,我愈发觉得,试图去感知古人的存在和温度,谈何容易?很多东西未加经历是永远难以共情的。这或许需要年岁的累积,甚至干脆仰仗某种无法言说的契合。思乡离别尚且好说,可济民问道、自况或无所挂怀,却是如此可望而不可即。我无法理解史铁生回归生命的零度;亦难以用苏轼的旷达自勉。读书时经常会感到震彻,留下的眼泪却多为自己。
其三,在面向考试的语文教学中,如何平衡这种了解与理解?
在我有限的三次讲课经历中,只有最后一次最为正式(其中一个班又是人文班),于我而言挑战性也最大。
讲柳永《雨霖铃》,第一次备课我准备了很多关于柳永生平的介绍。举例来说,世人多知柳永给歌妓填词演唱,知道他惹恼仁宗,“奉旨填词”,自诩白衣卿相。可是了解他也曾有用世济民一面的人则很少,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点,希望补充给大家,让学生对柳永其人认识更加完整和全面。想借柳永《鬻海歌》(鬻海之民何所营?妇无蚕织夫无耕)点出来,再引申白居易《卖炭翁》和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可是没想到把教案拿给老师看时,老师直接建议我把人物生平和写词主题砍掉,上来就进入《雨霖铃》的分析。
他问我:”你讲这个的目的是什么呢?”
我一时有些懵,顿了一会才回答说,“我希望他们对柳永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他接着问:“那全面认识的意义在哪里呢?”
我不知所言。
2.要呈现而非表演
接上文。在一次次修改教案中,我发现自己特别爱耍小聪明,很想通过知识面来压制学生,主导课堂。所以设置了很多不必要的评价和引申。
其一,多余的援引
仍然围绕柳永来说。“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是他人生经历中非常突出的节点,然而这样的节点与我要讲的《雨霖铃》关系却实在不大。放在课堂中,对于不了解这段经历的人而言,的确是一个猎奇的片段,可对于理解内容几乎没有任何裨益。
写离别,古往今来佳句众多,有许多内容可以援引。我本想在开头就带出江淹的《别赋》,以及各种送别诗句,又被老师建议修改。这时候感情还没有蓄积到那个地步,再黯然销魂也只觉突兀和干瘪。
后来我一次次告诫自己,你去引申那些内容,不是为了展示你有多厉害,而是它们能够恰如其分地辅助你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其二,课堂的情境
讲“执手相看泪眼”一句,和一起实习的同学们讨论时,有人说,“你可以在课堂上找两个男同学上台表演执手相看,肯定能活跃课堂气氛”,我说气氛是活跃了,可是同时也破坏了前面一步一步铺垫起来的悲伤”,同学说,“上课搞那么悲情干嘛?”,我不以为然。
后来经过老师指点,我在此处引入了《诗经》中“执子之手”一句。给他们讲“死生契阔,与子成说”——尽管这句话本是用来表达战士、士卒之间的情谊,但现在也多用来描写夫妻、恋人之间的感情。死生契阔,契是契合之意,阔指疏阔、分离的状态。也就是说,无论生死分和,我和你之间是由一种誓言,是有一种约定的。所以离别之际,怎么样?我会非常郑重的握着你的手。这一握,一定不是短暂的触碰,它是有一定时间长度的,而且有一定的力度。这个“执手”,无论是用词还是所传递的情感,都是极为慎重和深重的。
我更倾向认为,课堂的氛围是需要老师营造的。将家国情怀,讲羁旅离别,将小女子闺怨,不同的主题需要不同的情境。你需要引导学生进入状态,要想激起学生的共情,首先你要真正了解、真正相信、真正被打动、真正的深情。
其三,树叶森林之辩:少一些评价,多一些引导
《雨霖铃》中,有人把“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句誉为“古今俊句”,我在课堂上提问它哪里好,请了一位同学来回答。她简单分析了一下,我就接过话来继续自己的内容——杨柳这一意象,除了古人折柳送别,柳有“留”音外,我们还可以关注柳的形态。陶渊明讲,密密堂前柳。柳条是什么样子呢?是细密、绵长而且有些缠绕的。接下来又简单带过“晓风”和“残月”,最后盖棺一个评价“意致绵密”,这个词是我在查资料时看到的,觉得很准确,也有几分“高大上”,就借用过来了。
上完课后又去找老师,他说该点到的都点了,但觉得我这句展开得还不够。我疑惑,因为说实话,当我读到这句话时,没有过多的感受,感觉就是常见意象叠加,无甚特别。老师把这句话的景和上阕最后一句“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联系在一起说,在这里我试着复述一下——想象分别以后,乘船独自离开,天空雾霭沉沉,水面千里烟波。等到酒醒之后,朦胧之中睁开眼睛,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我想象中的河堤一定是很长的,杨柳依依,清晨的风是有些清冽的,月是疏月、是不圆满的。而我呢?万籁俱寂中,一叶扁舟!
我忽然被那个“一叶扁舟”所打动。想起柳宗元,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相似的场景,却有不同的心绪,后者或许带着几分孤傲和遗世独立。而柳永呢?当你把学生引入这个情境后,一切情感就自然而然了。
从前,我一直觉得,要想给学生几片树叶,你必须有整个森林。现在我以为,你不仅要有森林,森林里还要有一些长得很高的树。它们可以让你站的更高,给学生高屋建瓴的指引。同时又有扎得很深的根,让你有所挖掘和引导。
3.少即是多,要时刻围绕你的重点
这一课,我的重点在于情感关系和虚实结合的手法。我用了大概20分钟把《雨霖铃》的内容讲完,在ppt上放出一首韦庄的《菩萨蛮》和柳永的《雨霖铃》做比较。我问大家,你们觉得这两首词最大的区别在哪里?有人窃窃回答字数。我顺势接过,开始讲柳永对慢词的开创性贡献。后来顺便提到了《望海潮》和《八声甘州》。
这个地方的处理相比之前的设计,已经有所进步。因为我之前是打算直接介绍柳永的慢词,而老师的意思是,你不要把东西直接告诉学生,你要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这才先从内容切入,最后自然而然的说到宋词容量扩大之于词的主题,以及词的层次和铺叙的意义。
但我对后面的两首词只是点到为止,没有深究。讲《望海潮》时,我只提到它是柳永20岁时为拜谒杭州知府所写;《八声甘州》也只是略提其景象之开阔,然后又扔出一个评价,苏轼说,“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有唐人气象。
后来办公室里,老师说,你要牢记你这节课的重点——在提到《望海潮》时,你完全可以让他们想一下,这首词描写北宋城市风光,是怎么写的?让他们落实慢词铺叙这个点,从《雨霖铃》拓展到其他词;《八声甘州》,苏轼说“不减唐人高处”,你不要直接告诉他们,什么是唐人高处,你让他们去思考,唐诗写景有什么特点,这首词的景又有何好处? 另外,《八声甘州》里也有虚实结合的部分,你还可以让他们找出来,落实手法的点。你最好在讲完课后,再次总结你的重点,让他们更清楚我需要掌握什么;在其他作品的引申中,可以点到为止,但不是说真的点一下就行,你完全可以借此落实你这节课的重点。
这番话让我很受用。我一直想把所有内容一股脑扔给他们,要足够大而全面铺展开来,却忽视了重点。人的注意力和接受程度是有限的,一次呈现太多,反而容易吃不消。
4.深情之人上语文课
絮絮叨叨那么多,却一直没有切中我的标题,可谓偏题久矣。
我愈发感觉到,中学语文和大学的课堂是不一样的。大学课堂,有的过于刻板枯燥,有的又容易流于活跃气氛的段子,说到底,功夫在自身。可是中学语文是以考试为明确指向的,学生也许没有那么多时间深究,这时候需要老师的高度参与和引导;另一方面,面对一群价值观尚未定型的学生,最直接的引导,恐怕就是来自语文老师,以及他身后所蕴藏的那些浩如烟海的文字了吧。
这是我喜欢语文课的原因,也是我喜欢高中语文课堂的原因。所以我在文章开头说,真正残酷的是,那张被许多师范院校学生拿来保底的教师资格证,也不过一张免死金牌。那是一种对教育缺乏热爱的老师之于学生的残酷。
我觉得一个中学语文老师,不一定需要学术如何精深,但他对文学一定是抱有热爱的,对文字是有敏锐的感知力的。而这种热爱又足以敦促他的课堂变得广博和深邃。事实上,我以为,顶好的语文课,不仅教你遣词造句,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一个人的人格。
所以我说,深情之人上语文课。拥有一支粉笔真是莫大的托付。
我不知道这两节课是不是我上的最后两节课。我希望不是。